今年以来,城区分局根据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密集、学生众多的实际,紧密结合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突出“三个坚持”,主动作为,前移警务,全面加强校园周边治安整治、隐患排查、安全防范宣传,坚决打牢校园安防根基,全力维护安全、和谐、稳定的校园环境。
一是坚持治安整治,建立平安隔离带。净化校园“外环境”。会同教育、城管等部门,专门制定校园周边秩序专项整治方案,全面整治校园周边出租屋、娱乐服务等场所,集中清理整顿网吧、游戏厅、各类商铺摊点,加强涉危物品、管制刀具的清理清查,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。今年以来,共检查校园周边网吧、宾馆等场所1200余家次,发现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80余处。涉校犯罪“零容忍”。坚持有案必查、有罪必惩,快速处置校园周边发生的警情尤其是涉校警情,加大对影响校园秩序、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打击惩处力度,全力维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。强化警校联合,全力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,切实做好青少年健康的守护者。站好护学岗守护“上学路”。统筹安排备勤警力,突出校园及周边巡逻值守工作,步巡与车巡相结合,强化上下学期间巡逻值守,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。积极探索群众力量参与校园及周边整治新途径,强化学生上下学时段和校园周边道路的巡逻守护,形成互联互防、互动互助、多元参与的护校新格局。
二是坚持隐患排查,织密安全防护网。“过筛式”排查安全隐患。定期对校园开展全方位、拉网式安全检查,督促学校完善内部责任体系,健全门卫值守、来访登记、每日巡查等工作制度,推动校园一键式报警、视频监控中心等建设升级,现辖区校园一键报警安装率、视频联网率、门前探头安装率均达100%。对辖区所有学校保安个人信息进行采集、汇总、建档,安排专人逐一进行背景审查,对排查发现的无证保安,及时反馈学校,建议辞退更换,严把进出口“安全关”。“针对性”管控重点人员。加大对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排查力度,在校园主要出入口及周边主干道新建人脸识别、人车结构化智能感知设备。“多元化”调解矛盾纠纷。汇聚校园基础数据信息,探索建立高效风险预警模型,及时发布安全风险提示,全力实现涉校风险智能感知、及时预警、即时响应、妥善处置。会同教育等相关部门、网格员、群防群治力量,深入走访校园及周边地区群众,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滚动排查化解,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在早,化解在小。
三是坚持立体宣传,筑牢思想防火墙。深化法制宣传培训。切实发挥社区民警法制副校长作用,定期向学校师生系统传授防诈骗、防盗抢、防校园欺凌、反恐防暴、逃生自救等方面的常识和技能,进一步增强师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。同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,立德树人、培根铸魂。今年以来,共开展“开学第一课”“法制教育进校园”等活动150场次。拓宽宣传载体。主动加入学校教职工微信群,加强与学校教职工交流,及时转发安全防范知识,积极引导老师们向所在班级同学、家长进行传播,扩大安全宣传渠道,提升安全宣传效果。同时,积极构建“互联网+”宣传模式,充分发挥融媒体传播优势,形成以点带面快速扩散宣传的局面。强化安保培训指导。定期组织辖区学校开展消防安全、防暴恐、防踩踏等模拟演练,指导、协助学校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预案,全面提高学校师生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自救能力水平。今年以来,共组织开展各类模拟演练70余场次,参演人数超1200余人次。